http://198.17.21.3:90/art/2025/1/20/art_13690_1534744.html
日前,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运输公共信用信息条目和规范(2025年版)》(简称《条目和规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要求,服务各类监管方式衔接配合。 《条目和规范》以法律、行政法规和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为依据,对照《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结合行业实际,界定了交通运输领域公共信用信息的纳入范围,包括登记注册基本信息、行政管理信息等8类,同时明确信息指标、公开属性、共享属性、归集来源、更新频次和数据规范,为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指导各级主管部门,严格依据《条目和规范》归集信用信息,加强数据治理,按需高频共享,为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夯实基础制度和技术保障。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通报,对2024年信用交通典型案例进行了公示。其中,太仓海事局《“平安箱运 绿色快航”服务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功上榜。 自2022年太仓海事局推动实施集装箱船舶“平安箱运·绿色快航”守信激励举措以来,已累计便利船舶装卸作业5595艘次,完成装卸作业量约62.53万标箱,为航运公司节约资金成本约1.1亿元,船舶周转率大大提高。为“绿色快航”船舶设置南岸专属待泊点,累计服务集装箱船舶2.6万艘次,日均减少船舶横越次数达100余次,辖区船舶横越碰撞风险大幅下降,连续5年实现“零等级事故、零人员伤亡、零水域污染”。针对新三样产品实施包容审慎、科学监管,助力外安全快速出海,2024年保障新能源汽车出口18.07万辆,锂电池储能柜出口5278 台,全年总货值预计约800亿元,各项数据创历年新高。 下一步,太仓海事局将积极贯彻长三角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工作部署,以“平安箱运·绿色快航”为载体,持续推进“信用+智慧”海事新型监管机制建设,助推集装箱船舶“全过程不违规不违法”示范创建,助力长三角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布了2023年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名单,江苏海事局申报的“全面实施信用监管 提升水上交通安全治理能力”典型案例获评“2023年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典型案例”。 本次评选由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组织开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珠江航务管理局等36家单位选送的超过100个项目参加评选。江苏海事局典型案例项目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长江航务管理局共同推荐,经专家评审、网络公示层层筛选,最终荣登榜单,并在“信用中国”、部政府网站等官方网站公开展示。 近年来,江苏海事局全力推进海事监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并实施全国海事系统首部覆盖全要素、涵盖全环节的海事监管领域信用管理规定,创新开展了以船舶为对象、信用和智慧为核心,融合多个风险要素的船舶安全等级标识管理,有效推进了海事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下一步,江苏海事局将继续坚持“信用+智慧”双轮驱动,探索构建更多信用海事监管长效机制,持续提升信用监管治理能力,为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长江航运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贡献更多“江苏方案”和“江苏经验”。
2023年5月11日,信用承诺实践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全国现场会在宁波召开,会上公布了2023年度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和特色案例。江苏海事局选送的南通海事局《海事政务服务实施信用‘告知承诺制’打通国际航行船舶出口岸“‘急’简申报、快办快出”通道》案例经过层层筛选,荣获2023年度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 本次案例评选,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组织参加。在江苏省信用办指导下,江苏海事局选送的南通海事局信用承诺案例在全省省级部门和设区市推荐项目中脱颖而出,作为江苏省代表案例之一参加全国层面评选。在全国各地选送的398个案例中,经过初评、复评,结合网络公众投票、地方投票及专家评审,我局案例成功跻身全国优秀案例。据悉,此次全国共计评选出优秀案例40个,分为审批服务类、惠民便企类等5个类别,该案例在所属审批服务类中,是江苏省唯一获评优秀案例,同时也是全国海事系统唯一获评的优秀案例。 在江苏海事局和江苏省信用办的指导下,南通海事局按照市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总体布局,在政务服务领域创新实施信用“告知承诺制”,打通国际航行船舶出口岸“‘急’简申报、快办快出”通道。试行“信用承诺制”以来,出口岸许可证办理由口岸单位间“串联”实现“并联”,使口岸通行流程优化、效率提升。自2020年以来,已有超过1万艘次驶离南通水运口岸的国际航行船舶享受到这一服务,压缩流转工时约6.2万个小时,实现国际航行船舶离港“快办快出”。 “告知承诺制”已纳入《江苏海事局告知承诺事项及证明材料清单》,成为《江苏海事监管领域信用管理规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省乃至全国海事系统推广,得到港航单位和船舶船员的一致好评,更营造出“有诺必践”的良好信用环境。
近日,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创新项目,江苏海事局“创新实施船舶安全等级标识管理”成功获评为信用监管类创新项目。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创新项目分为5类,包括信用监管类、制度建设类、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用和服务类、信易+类、社会治理和服务类,全省各设区市和所有省级部门均申报项目参加评选,其中信用监管类共评选出9项作为2022年度创新项目。自2020年我局全面推进海事监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以来,迄今已有5个项目获评创新项目(含局属单位),体现了对于我局信用管理工作的充分肯定。 2020年起,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局党组的带领下,全力推进海事监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制定并实施全国海事系统首部覆盖全要素、涵盖全环节的《江苏海事监管领域信用管理规定》,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和创新探索相统一、海事监管和共建共治相统一、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相统一,形成了以信用监管为基础、智慧监管为支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的新型监管机制。 2022年,我局深化落实《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和《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要求,针对进江海轮防碰撞防失控监管、内河船舶配员监管、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等10个重点领域,深化信用管理手段运用,进一步完善海事监管领域信用管理体系,取得明显进展。在此基础上,针对现场执法中因信息不完整、不对称、不畅通可能导致监管服务不及时、不全面、不到位等问题,我局创新开展了以船舶为对象、信用和智慧为核心,融合多个风险要素的船舶安全等级标识管理,有效推进了海事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2023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局二次飞跃战略实现期的启动之年,我局将在交通运输部、省委省政府、长航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履职担当,奋力推进江苏海事监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日前,江苏海事局、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出台关于对港航企业和从业人员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通知,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港航信用监管机制,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联合激励和惩戒的对象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分别依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办法》《江苏海事监管领域信用管理规定(试行)》,认定为守信联合激励名单(以下简称“红名单”)和失信联合惩戒名单(以下简称“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及从业人员。今后,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海事局将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等有关规定,结合信用管理实际,定期更新并发布红黑名单认定标准、奖惩措施;定期认定和发布红黑名单,建立健全联合激励和惩戒对象名单认定、发布、修复、移除和信用信息保护等机制,按规定进行公示、告知、修复、移除和动态管理,加强红黑名单交叉比对,确保已被对方列入黑名单的主体不被列入相应红名单。 通知要求江苏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相互认可发布的红黑名单,主动在“信用交通江苏”网站或相关信息系统平台查询交通、海事红黑名单记录,加强信息通报,密切沟通协作,按照职责权限对有关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实施联合激励和惩戒措施,提高联合激励和惩戒效能;聚焦危害行业正常秩序和水上交通安全的突出违法失信问题,加大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并加快推进省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和海事信用系统对接,实现信用系统和相关业务系统互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