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受季节性变化,寒潮、大风、浓雾等恶劣天气多发,加之长江流域枯水期等影响,极易发生船舶搁浅、碰撞、走锚等险情事故。常熟海事局积极行动,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冬季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10月份以来,常熟海事局累计发布寒潮大风、能见度不良等恶劣天气预警短信2600余条,协调安置510余艘过境船避风、扎雾,辖区水上安全形势保持稳定。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组织召开安全监管专题会议,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认识做好防范恶劣天气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常熟辖区特点印发《常熟海事局防风工作指南1.0》及《常熟海事局防雾工作指南1.0》,明确重点工作任务,总结梳理历年寒潮大风等恶劣天气防抗典型案例和经验教训,细化工作措施,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切实推进各项安全监管措施落实到位。
二是强化宣传引导,杜绝麻痹思想。该局联合气象、水务等部门,动态研判秋冬季节通航安全形势,掌握通航安全保障工作的主动权,及时收集掌握寒潮、大风、浓雾等恶劣天气气象信息,做好信息评估和预警发布。水上交通管理中心针对达到预警等级的恶劣天气信息,及时通过VHF、船e行、微信发布、智汇江海船舶智能管控系统、政务中心窗口等“线上+线下”的多种形式进行分类分级宣传,督促指导相关企业、船舶严格落实防抗措施,确保宣传到位。同时发挥快反处置中心的前沿作用,及时通过现场巡航、发放宣传册等方式方法督促船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寒潮大风来袭准备。
三是强化现场管控,加强执法力度。结合水上交通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动静结合,开展远程+现场执法新模式,达到全时、全域、全覆盖,通过智控平台、AIS、雷达等技术,重建重点区域船舶轨迹,强化航经常熟辖区水域船舶安全信息提醒,严厉打击未落实安全措施、未按规定航路航行和AIS不开启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可疑船舶实施精准研判。开展错时执法,着重打击危及水上交通安全和涉危、涉污等违法行为,联合边检、水利、长航公安等部门,严厉打击“三无”船、非法采砂、超载运输等行为。10月份以来,共计开展各类执法任务87次,联合执法12次,其中夜间突击检查3次,出动执法人员近30人。
四是聚焦重点船舶,筑牢安全屏障。重点加强对渡船、进江海轮和危险品船的安全监管,按照《长江干线恶劣天气等条件下船舶禁限航管理规定》的要求,充分利用无人机、海巡艇、CCTV等多种方式加强远程核查和现场巡查,严厉查处超抗风等级航行、能见度不良条件下航行、小型危险品船舶违规夜航等违法行为。按照江苏局要求加强渡运风险管控和事故预防措施,进一步加大进江海船防碰撞、防失控安全监管力度,落细落实3个100%管理要求(100%应急力量到位、100%船舶安检、100%依法滞留)。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应急演练,在寒潮、大风、浓雾等极端天气来袭前,按照预定的船舶及人员撤离路线和避风地点组织撤离。
五是完善应急机制、全面提升应急能力。全面梳理排查辖区船艇、拖轮、打捞船等应急力量情况,100%核实更新应急联系人员、联系方式,确保在险情应急处置第一时间可联系、可调派。严格落实领导在岗值班和应急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畅通,一旦发生水上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科学开展应急处置,并按照程序和要求上报信息,严禁信息迟报、漏报、错报、瞒报。
下一步,常熟海事局将按照上级领导指示精神,周密部署,查缺补漏,切实落实恶劣天气下各项安全监管措施和相关要求,确保辖区安全形势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