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海事局积极开展防范化解长江航运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专项工作
发布日期:2022-03-28 15:08 浏览次数:

         自防范化解长江航运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南京海事局严格落实长航局、江苏海事局相关工作要求,积极督促干部职工、企业主体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与红线意识,真正紧张起来、行动起来,切实抓住水上安全风险关键要害,加强分析研判,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严密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工作。

         一是内外齐动员。召开局2022年安委会第一次会议,对防范工作进行专题动员部署,并通过月调度会、周例会动态督导,利用工作群不定期对干部职工学习与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常提醒、常督促,确保工作开展不落空、有实效;积极对外开展防范化解长江航运重大安全风险宣贯工作,确保辖区38家涉客、涉危航运企业全覆盖、全动员;及时转发长江航运风险评估与管控资料、江苏海事局渡运风险与危化品运输风险防控指南等材料,要求相关企业结合实际对照制定风险管控方案,切实将水上安全风险管得住、管得好。

         二是责任抓到位。多部门联合走访中山轮渡与板桥汽渡营运单位,积极推进渡口北岸未设置警示标识隐患整改工作,督促企业落实配备应急救援撤离平台以及开展汽渡船员滚装船员特殊培训等要求;局领导带队逐一走访辖区桥梁管理单位,加强《江苏海事局桥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通告宣贯,召开新建桥梁施工作业水上安全保障协调会,要求施工单位切实制定施工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全面排查风险;持续夯实三级责任链,强化动态监控力度,及时查处一艘拟由襄樊开往福州自卸砂船,同步加强该类型船舶涉海风险防控力度。

         三是行动出真招。重点时段前,组织专班多次轮次开展客汽渡船与“长江传奇”轮排险治患工作,认真开展涉客船舶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各类涉客船舶19艘次,发现缺陷98项,并依法滞留1艘客渡船;保持高度警惕,严防季节转换期恶劣天气风险,共实施临时交通管制5次,累计时长76.5小时,查处违法禁限航行为13起,2022年一季度未发生因管制不到位导致的水上交通事故;强化载运危险品船靠离泊作业监管措施,对110米以上相关船舶逐一实施CCTV远程监管,150米以上相关船舶逐一实施海巡艇现场维护,有力管控危化品船舶靠离泊风险。

         四是举措有创新。积极推进板桥汽渡实施 “5G+智慧汽渡”项目,与企业携手共同打造渡运安全管理示范样板;倡导用科技力量管控危化品船舶靠离泊以及船岸作业界面安全风险,有力指导辖区码头单位成功建成并运行全国首个“船舶划江及码头作业雷达多源融合可视化与调运管理数字孪生系统”;切实发挥第三方专家检查队伍作用,将“124专办”以及第三方检查运行机制延伸至船载危险货物现场检查,实现污染防治和危险货物监管两手抓、两手硬;积极邀请相关科研院校,共同开展栖霞油化锚地规范化课题研究,全力打造全国内河危险品锚地管理示范样板。

         五是机制抓长效。成立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纵深突破工作专班,印发工作方案,形成24条具体工作举措,持续深化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江苏模式”创建工作;发挥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监管效能,按照两级中心远程核查、快反单元现场核查监管模式,量化每日考核指标,强化3000总吨及以上或船长100米及以上的内河干散货船舶涉海运输线索排查,2022年一季度共排查船舶1200余艘次;聚焦大小河口、苏皖交界、锚地等重点水域,以党建联盟为载体,形成多方共建共治共享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强化辖区危化品运输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下一步,南京海事局将保持一如既往的谨慎、一叶知秋的敏锐和抓铁有痕的作风,持之以恒深入推进防范化解长江航运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专项工作。一方面从大处着眼,看清风险来源,看透风险本质,进一步梳理辖区风险隐患,制定有效风险防控措施;另一方面从小处着手,按照违规行为多提醒一下、典型案例多通报一下,安全警示多教育一下,应急预案多梳理一下,不断用小举措防范大风险,切实保障长江南京段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编辑:(王灌云
信息来源:指挥中心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南京海事局积极开展防范化解长江航运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专项工作

来源:指挥中心    时间:2022-03-28 15:08

         自防范化解长江航运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南京海事局严格落实长航局、江苏海事局相关工作要求,积极督促干部职工、企业主体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与红线意识,真正紧张起来、行动起来,切实抓住水上安全风险关键要害,加强分析研判,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严密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工作。

         一是内外齐动员。召开局2022年安委会第一次会议,对防范工作进行专题动员部署,并通过月调度会、周例会动态督导,利用工作群不定期对干部职工学习与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常提醒、常督促,确保工作开展不落空、有实效;积极对外开展防范化解长江航运重大安全风险宣贯工作,确保辖区38家涉客、涉危航运企业全覆盖、全动员;及时转发长江航运风险评估与管控资料、江苏海事局渡运风险与危化品运输风险防控指南等材料,要求相关企业结合实际对照制定风险管控方案,切实将水上安全风险管得住、管得好。

         二是责任抓到位。多部门联合走访中山轮渡与板桥汽渡营运单位,积极推进渡口北岸未设置警示标识隐患整改工作,督促企业落实配备应急救援撤离平台以及开展汽渡船员滚装船员特殊培训等要求;局领导带队逐一走访辖区桥梁管理单位,加强《江苏海事局桥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通告宣贯,召开新建桥梁施工作业水上安全保障协调会,要求施工单位切实制定施工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全面排查风险;持续夯实三级责任链,强化动态监控力度,及时查处一艘拟由襄樊开往福州自卸砂船,同步加强该类型船舶涉海风险防控力度。

         三是行动出真招。重点时段前,组织专班多次轮次开展客汽渡船与“长江传奇”轮排险治患工作,认真开展涉客船舶安全专项检查,共检查各类涉客船舶19艘次,发现缺陷98项,并依法滞留1艘客渡船;保持高度警惕,严防季节转换期恶劣天气风险,共实施临时交通管制5次,累计时长76.5小时,查处违法禁限航行为13起,2022年一季度未发生因管制不到位导致的水上交通事故;强化载运危险品船靠离泊作业监管措施,对110米以上相关船舶逐一实施CCTV远程监管,150米以上相关船舶逐一实施海巡艇现场维护,有力管控危化品船舶靠离泊风险。

         四是举措有创新。积极推进板桥汽渡实施 “5G+智慧汽渡”项目,与企业携手共同打造渡运安全管理示范样板;倡导用科技力量管控危化品船舶靠离泊以及船岸作业界面安全风险,有力指导辖区码头单位成功建成并运行全国首个“船舶划江及码头作业雷达多源融合可视化与调运管理数字孪生系统”;切实发挥第三方专家检查队伍作用,将“124专办”以及第三方检查运行机制延伸至船载危险货物现场检查,实现污染防治和危险货物监管两手抓、两手硬;积极邀请相关科研院校,共同开展栖霞油化锚地规范化课题研究,全力打造全国内河危险品锚地管理示范样板。

         五是机制抓长效。成立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纵深突破工作专班,印发工作方案,形成24条具体工作举措,持续深化船载危险货物安全监管“江苏模式”创建工作;发挥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监管效能,按照两级中心远程核查、快反单元现场核查监管模式,量化每日考核指标,强化3000总吨及以上或船长100米及以上的内河干散货船舶涉海运输线索排查,2022年一季度共排查船舶1200余艘次;聚焦大小河口、苏皖交界、锚地等重点水域,以党建联盟为载体,形成多方共建共治共享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强化辖区危化品运输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下一步,南京海事局将保持一如既往的谨慎、一叶知秋的敏锐和抓铁有痕的作风,持之以恒深入推进防范化解长江航运安全生产重大风险专项工作。一方面从大处着眼,看清风险来源,看透风险本质,进一步梳理辖区风险隐患,制定有效风险防控措施;另一方面从小处着手,按照违规行为多提醒一下、典型案例多通报一下,安全警示多教育一下,应急预案多梳理一下,不断用小举措防范大风险,切实保障长江南京段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