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长江常州段持续受到高温天气影响,气象部门连续多日发布高温黄色甚至橙色预警。7月11日出梅后本地进入盛夏,根据气象部门预测,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本地区将持续晴热高温天气,高温强度继续增强,近日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高温天气对船舶航行作业安全、临水人员人身安全均存在较大影响,为降低事故险情发生几率,常州海事局聚焦高温季节四方面风险,制定实施针对性防范举措,全力维护辖区水上安全形势稳定。
防范人员伤病风险。高温酷热天气下,室外作业人员缺乏降温措施,容易发生中暑甚至热射病,导致神志障碍、昏迷或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的将威胁生命安全,如果发生在作业期间,容易导致操作失误、高空坠落、坠江溺水等次生事故。为防范人员高温作业风险,常州海事局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通过电话、VHF、微信工作群发布安全信息,提醒辖区港航企业以及拖轮、污染物接收等配套服务企业加强一线人员管理,合理控制作业时间,临水作业人员穿戴好救生衣、安全帽,防止发生人员中暑、坠落;另一方面,加强现场巡航与电子巡查,督促各类临水作业人员落实防护措施,并对锚泊、系泊船舶开展宣贯,劝导无关人员不得随船。
防范危化品高温作业风险。出梅后,本地区以晴热天气为主,船舶舱面、码头地面以及输送管路在日光灼晒下温度较高,同时高温还会导致气体、液体储存设施、输送管道压力增大,危化品作业发生泄露、爆燃的风险升高。常州海事局一是严格落实《江苏海事局关于2022年高温和洪汛期长江江苏段实施相关监管措施的通告》,日最高预报气温达35℃以上时,提前通知并跟踪监督辖区危化码头执行限时作业要求;二是VHF广播与现场宣贯相结合,提醒督促危化品运输船舶落实喷淋降温措施;三是督促辖区危化品航运公司切实履行好岸基监控主体责任,跟踪所属船舶动态,督促一线作业人员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防范船舶火灾风险。船上可燃物、易燃物较多,如果日常管理不到位,油抹布、废油等随意散落临近热源、火源,各类输油管路、供电线路老化破损不及时修理更换,易自燃货物积载不当,加之夏季日光灼晒下甲板、机舱等部位温度本身较高,发生火灾的风险较高,且救援难度较大。常州海事局一方面在水、陆域巡查过程中加强对辖区船舶尤其是内河船舶宣传,提醒加强船上各类易燃物资、物料以及废弃物管理,远离热源、火源,并在遵守水路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加强船舶安全检查,重点开展船舶火灾隐患及应急物资器材配备方面检查;另一方面,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准备,联动辖区各类应急力量,合理调整应急船艇部署位置,并开展船舶消防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船舶火灾第一时间实施救助。
防范突发强对流天气风险。进入盛夏后,天气在以晴热为主的同时,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也进入频发期,并对船舶航行、停泊、作业以及水上施工安全形成威胁。常州海事局一是密切关注气象动态,一旦获取到强对流天气影响信息,立即通过VHF、电话、微信、“智汇江海”大数据平台等各类有效途径向辖区港航企业、施工单位以及在港船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各方落实防范措施;二是水上交管中心与快反单元加强联动,督促各类涉水企业落实暂停码头装卸、大件吊装、渡船营运、船舶供受油、污染物接收等作业活动;三是加强与相邻海事机构联动,协同做好上下行船舶的管控与疏导工作。
此外,针对夏季高温期间部分群众可能会私自进入沿江水域游泳戏水并造成溺水的风险,常州海事局一方面,通过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水上安全“云课堂”、航海日主题宣教活动等途径,大力宣贯水上安全知识,努力提升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水上安全自我防范意识;另一方面,加大CCTV与海巡艇巡查力度,重点关注河口、浅滩等水域,并且加强与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信息共享,及时发现制止长江野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