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海事局推动印发《镇江市港口船舶污染防治长效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22-07-22 15:47 浏览次数:

近日,在镇江海事局参与推动下,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镇江海事局联合印发了《镇江市港口船舶污染防治长效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属地负责、规范准入、分类施策、严格监管”的工作原则,确定了加强港口水污染防治、加强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推动港口岸电设施规范建设等六大任务。该办法旨在进一步巩固镇江市港口船舶污染整治工作成效,提升船舶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对打造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船舶港口污染治理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以来,镇江海事局深入贯彻落实江苏海事局和镇江市委市政府对船舶污染防治的最新部署要求,紧盯港口船舶污染防治难点堵点,全力做到守水有责、守水负责、守水尽责,以更高标准、更严举措、更好成效不断提升港口船舶环保治理能力。

一是持续谋篇布局,夯实防治基础。多次组织召开船舶污染防治专题部署会,全面梳理辖区基本情况、难点堵点等,明确2022年度船舶污染防治1个工作目标、2个责任、3个示范的全面布局。以江苏海事局年度目标任务及市级机关考核要求为指引,依托履职担当积分,细化分解各项任务,明确到人,确保船舶污染防治目标全面达成。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优化整合成“124”和安全生产大检查专班,统筹水上交通安全和船舶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协调联络,有力有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依托海事四化建设,选拔优秀危防人才,集结骨干力量,充分释放专班效能,夯实防治基础。

二是强化执法监管,提升监管效能。创新实施将船舶和码头落实“一零两全四免费”要求纳入快反处置中心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范畴,强化“124”专办明察暗访和扫盲打假,严厉打击生活污水直排、危化品谎报瞒报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深化危防工作“日报告”和防污染数据“月通报”工作机制,压紧压实码头及海事部门主体责任。深化低压岸电示范区建设,推动辖区1.6万艘次船舶使用157.7万度岸电,分别同比增长67%和61%。深化运用船舶污染防治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固化“约谈+整改”模式,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控风险,弥补短板,持续提升监管效能。

三是凝聚共治合力,实现常治长效。全方位动员,压实港航企业主体责任,指导码头单位进一步深化内部管控机制、运行奖惩机制、靠港船舶污染物初查机制“三项机制”。进一步联合水上服务区,整合服务区资源,打造六圩“水上社区”和高桥绿色服务区,转变船舶污染防治监管理念,走好污染防治“新思路”。联合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等建立联席会议、联合检查、信息抄告、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等保障措施,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发挥部门监管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新模式。


编辑:(镇江海事局
信息来源:镇江局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镇江海事局推动印发《镇江市港口船舶污染防治长效管理办法》

来源:镇江局    时间:2022-07-22 15:47

近日,在镇江海事局参与推动下,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镇江海事局联合印发了《镇江市港口船舶污染防治长效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了“属地负责、规范准入、分类施策、严格监管”的工作原则,确定了加强港口水污染防治、加强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推动港口岸电设施规范建设等六大任务。该办法旨在进一步巩固镇江市港口船舶污染整治工作成效,提升船舶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对打造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运转高效、监管有力的船舶港口污染治理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2022年以来,镇江海事局深入贯彻落实江苏海事局和镇江市委市政府对船舶污染防治的最新部署要求,紧盯港口船舶污染防治难点堵点,全力做到守水有责、守水负责、守水尽责,以更高标准、更严举措、更好成效不断提升港口船舶环保治理能力。

一是持续谋篇布局,夯实防治基础。多次组织召开船舶污染防治专题部署会,全面梳理辖区基本情况、难点堵点等,明确2022年度船舶污染防治1个工作目标、2个责任、3个示范的全面布局。以江苏海事局年度目标任务及市级机关考核要求为指引,依托履职担当积分,细化分解各项任务,明确到人,确保船舶污染防治目标全面达成。结合安全生产大检查,优化整合成“124”和安全生产大检查专班,统筹水上交通安全和船舶污染防治,进一步加强协调联络,有力有序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依托海事四化建设,选拔优秀危防人才,集结骨干力量,充分释放专班效能,夯实防治基础。

二是强化执法监管,提升监管效能。创新实施将船舶和码头落实“一零两全四免费”要求纳入快反处置中心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范畴,强化“124”专办明察暗访和扫盲打假,严厉打击生活污水直排、危化品谎报瞒报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深化危防工作“日报告”和防污染数据“月通报”工作机制,压紧压实码头及海事部门主体责任。深化低压岸电示范区建设,推动辖区1.6万艘次船舶使用157.7万度岸电,分别同比增长67%和61%。深化运用船舶污染防治领域信用监管机制,固化“约谈+整改”模式,进一步摸清底数,掌控风险,弥补短板,持续提升监管效能。

三是凝聚共治合力,实现常治长效。全方位动员,压实港航企业主体责任,指导码头单位进一步深化内部管控机制、运行奖惩机制、靠港船舶污染物初查机制“三项机制”。进一步联合水上服务区,整合服务区资源,打造六圩“水上社区”和高桥绿色服务区,转变船舶污染防治监管理念,走好污染防治“新思路”。联合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生态环境局等建立联席会议、联合检查、信息抄告、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等保障措施,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发挥部门监管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新模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