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海事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港航经济发展
发布日期:2022-09-23 17:21 浏览次数: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便捷、灵活、透明、公平、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促进长江镇江段航运绿色、健康发展。镇江海事局深入贯彻落实江苏海事局的部署要求,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抓手,以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以改进作风建设为保障,运用“加减乘除”四法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切实助力航运高质量发展。

一是服务做“加”法。局主要领导深入港航企业、码头等单位常态化开展全辖区调研,全面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现状,聚焦企业关键需求,一一回应企业诉求。持续推行助企纾困保通保畅十项举措,有效开辟水路运输绿色通道,确保高温天气期间重点能源运输船舶不断不乱。协调推进孟家港码头、长旺作业区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同丹阳市人民政府签订沿江高质量合作备忘录;与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签订港航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全力助推地方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水上高质量支持保障体系,推进六圩水上服务区提质增效,加快推进高桥服务区建设,不断深化服务区功能建设,积极打造“网红社区”。

二是审批做“减”法。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部署要求为指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坚持“极速办理”“极优服务”“极简审批”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构建电话、微信、网站、信件四位一体的咨询沟通渠道,打造线上“云窗口”,推行一网通办、容缺受理、并联办理等便民举措,切实简化审批手续,提升审批效率。圆满完成自助服务终端提档升级,新增自助拍照功能,在全辖区布设8台升级版自助服务终端,实现集便民查询、自助申报、即时审批等功能于一体。扩大“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无纸化审批”政务服务事项覆盖面,最大限度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监管做“乘”法。以安全生产强化年等专项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内河船名标识、内河船舶配员整治等整治行动,为辖区4634艘次船舶免费标识船名,辖区到港船舶配员实现动态清零,为净化通航环境持续助力。全面推广系船浮,不断扩增船舶停泊数量,规范船舶停泊秩序,实现锚地分区分类精细化管理。联合边防站常态化开展港内作业船舶涉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强化船船船岸界面管控,严防非法搭靠、私自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全辖区全面推广船舶赋码机制,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码管理”理念,助推太平洲捷水道卡口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是隐患做“除”法。针对跨江桥梁、复杂航段等 30 个风险管理单元,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事故预防预控体系,制定落实 106 项针对性防控举措。深化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工作,部署九大领域,扩增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等多类信用主体,用信用监管引导责任主体不断提升隐患排查意识,切实助推服务增效。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启动水上交通安全领域“百日攻坚”行动,聚焦涉水企业安全、涉水工程管理等6个方面,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有力促进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进一步强化汛期反枯特殊时段水上安全监管,聚合航道、引航、港务集团等多方力量共保CAPE船进江安全,维护101艘开普船进江,为港务集团节省1000余万元成本。


编辑:(镇江海事局
信息来源:镇江局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镇江海事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港航经济发展

来源:镇江局    时间:2022-09-23 17:21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营造便捷、灵活、透明、公平、高效的市场营商环境,促进长江镇江段航运绿色、健康发展。镇江海事局深入贯彻落实江苏海事局的部署要求,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为抓手,以更实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以改进作风建设为保障,运用“加减乘除”四法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切实助力航运高质量发展。

一是服务做“加”法。局主要领导深入港航企业、码头等单位常态化开展全辖区调研,全面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现状,聚焦企业关键需求,一一回应企业诉求。持续推行助企纾困保通保畅十项举措,有效开辟水路运输绿色通道,确保高温天气期间重点能源运输船舶不断不乱。协调推进孟家港码头、长旺作业区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同丹阳市人民政府签订沿江高质量合作备忘录;与镇江市交通运输局签订港航高质量发展合作备忘录,全力助推地方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水上高质量支持保障体系,推进六圩水上服务区提质增效,加快推进高桥服务区建设,不断深化服务区功能建设,积极打造“网红社区”。

二是审批做“减”法。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部署要求为指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坚持“极速办理”“极优服务”“极简审批”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构建电话、微信、网站、信件四位一体的咨询沟通渠道,打造线上“云窗口”,推行一网通办、容缺受理、并联办理等便民举措,切实简化审批手续,提升审批效率。圆满完成自助服务终端提档升级,新增自助拍照功能,在全辖区布设8台升级版自助服务终端,实现集便民查询、自助申报、即时审批等功能于一体。扩大“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无纸化审批”政务服务事项覆盖面,最大限度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监管做“乘”法。以安全生产强化年等专项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内河船名标识、内河船舶配员整治等整治行动,为辖区4634艘次船舶免费标识船名,辖区到港船舶配员实现动态清零,为净化通航环境持续助力。全面推广系船浮,不断扩增船舶停泊数量,规范船舶停泊秩序,实现锚地分区分类精细化管理。联合边防站常态化开展港内作业船舶涉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强化船船船岸界面管控,严防非法搭靠、私自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全辖区全面推广船舶赋码机制,按照“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以“码管理”理念,助推太平洲捷水道卡口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四是隐患做“除”法。针对跨江桥梁、复杂航段等 30 个风险管理单元,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事故预防预控体系,制定落实 106 项针对性防控举措。深化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工作,部署九大领域,扩增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等多类信用主体,用信用监管引导责任主体不断提升隐患排查意识,切实助推服务增效。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启动水上交通安全领域“百日攻坚”行动,聚焦涉水企业安全、涉水工程管理等6个方面,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有力促进辖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进一步强化汛期反枯特殊时段水上安全监管,聚合航道、引航、港务集团等多方力量共保CAPE船进江安全,维护101艘开普船进江,为港务集团节省1000余万元成本。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