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镇江海事局深入贯彻落实江苏海事局和镇江市委市政府的最新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协同推进力度,探索岸电效能提升新路径,切实减少船舶靠港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2022年以来,长江镇江段靠港船舶使用5.2万艘次,用电量484.38万度,同比分别增长116.67%、59.15%。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124专班"明察暗访、安全生产大检查等专项行动,全面摸排辖区岸电推广及服务运行情况、靠泊船舶岸电使用情况等,进一步梳理辖区典型案例并形成线上视频,及时宣传推广,确保岸电应用尽用、应接尽接。5月7日,局危防处、大港处牵头召开岸电使用线上推进会,通报2021年10月以来岸电使用情况和存在的不足,由接电率高的航运公司和码头企业代表做工作交流,了解不满足标准受电设施船舶的改造计划,宣贯镇江港防疫政策,协调在本港进行后续改造事宜,督促尽快完成受电设施改造和检验。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强化年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各基层站点人员走上船头,进入码头,积极宣贯《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港口和船舶岸电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在辖区营造岸电使用的浓厚氛围。
二是强化服务举措。推动辖区码头岸电设备改造升级,在辖区岸电码头覆盖率达到100%基础上,全面提升岸电供受设施匹配率。针对辖区已建高压岸电设施匹配率低的问题,协调镇江港务集团等2家主要海轮靠港码头在原有基础上,新建设低压大容量供电设施8套,确保船上主流的低压用电需求。督促码头单位增设一批250A/350A移动式转接箱,解决船岸接头不匹配问题,大幅提升了船舶接电成功率。充分运用船e行、进出港报告系统、岸电监管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实现船舶岸电管理精准化、精细化、即时化,督促码头与船舶在具备接电条件的情况下务必做到应接必接全面提高到港船舶岸电使用率。
三是压实主体责任。将船舶岸电使用情况作为日常巡查必查内容,对辖区岸电使用率低的码头,采用约谈+整改模式,切实压实码头等单位主体责任。强化现场检查,对船舶靠港岸电使用情况、辖区码头泊位岸电设施情况进行重点排查,进一步规范船舶靠港期间岸电使用。依托海事四化建设,组织安检专家开展岸电现场体验式教学,切实夯实执法人员岸电检查水平,选拔优秀人才纳入124专办。建立健全船舶岸电使用工作检查通报机制,将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情况纳入全局公务员履职担当积分考核,全面落实海事处现场监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