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日上午,在常州海事局的精心维护下,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首个大节段钢桁梁顺利完成吊装,重约1280吨的节段钢桁梁稳稳落在滑移支架上,标志着大桥建设进入主航道桥钢桁梁架设施工新阶段。
常泰长江大桥是在建最大跨径公铁两用斜拉桥,大桥集三种过江方式于一体,上层为六车道高速公路,下层分别设置为双向城际铁路和四车道普通公路。大桥主航道桥采用双主桁“N”形钢桁梁,桁高15.5米,桁中心间距35米。全桥共有91个大节段,每个节段长14米-28米,重约900吨—1856吨。整节段钢桁梁在工厂制造完成后通过水路运至桥位处整体吊装架设。
为确保主航道桥钢桁梁首次吊装安全顺利进行,常州海事局提前谋划,主动作为,认真分析研判辖区当前通航安全形势和风险点,针对性地开展保障工作部署。一是科学制定维护保障方案。结合此次吊装特点,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水上施工风险,制定维护保障方案;提前组织施工单位和船舶、警戒维护船艇及相关人员开展安全培训,明确有关要求,确保全员对此次吊装作业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行动有方。二是加强桥区施工水域风险管控。重点整治桥区施工水域内船舶各类违法违章行为,持续规范桥区水域通航秩序。实施关口前移,强化对施工船舶的安全监督。先后对参与运输、吊装的3艘作业船舶的关键性设备进行了全面“体检”,确保进场船舶适航,船员适任。三是充分发挥全要素水上“大交管”效能,运用信息化系统实时跟踪节段钢桁梁运输船舶动态,并提供必要的安全信息支持,确保节段钢桁梁安全运抵施工现场。增派现场保障船艇和执法人员,加强对施工及周边水域的巡航检查,及时清离无关船舶,避免对吊装施工造成影响。通过水上交通管理中心远程指挥调度、海巡艇水上巡航警戒、无人机空中巡查监控等方式,多维度做好吊装作业期间现场监管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