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事局成功应对蛇年首次寒潮大风天气
发布日期:2025-02-10 15:38 浏览次数:

2月7日至9日,南通辖区迎来农历新年首个寒潮大风天气,沿江江面6级阵风7-8级、沿岸海区8级阵风9-10级,并伴随低温冰冻影响。南通海事局认真落实直属海事系统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工作部署视频会要求,铸牢“主角”意识,全力做好寒潮大风防抗工作。寒潮大风影响期间,南通海事局辖区未发生险情事故,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一是加强“事前”谋划,强化预警联动。南通海事局积极落实与气象部门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气象部门应急预警联动,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做好寒潮大风天气防抗工作的通知》,明确“高风险水域、高风险船舶”两个重点,将大风天气信息及时传达至沿江沿海236家涉水单位。 

二是加强“风前”部署,强化现场管控。严格督促辖区港航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在大风来临前对辖区水域、陆域进行检查,对各水上施工区、小型船舶作业码头开展拉网式排查,督促船舶切实落实好防抗寒潮大风各项准备工作,要求辖区施工单位及早停止作业,小型船舶及早选择安全水域抛锚避风。

三是加强“风中”监管,强化应急准备。南通海事局于2月6日启动海区大风Ⅲ级、沿江大风Ⅳ级防御响应。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人员、装备、物资保障。提前收集港口拖轮等救助力量信息,遇有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最快速度开展前期应急处置工作。

四是加强“风后”疏导,强化秩序保障。南通海事局密切关注辖区气象海况变化,科学评估辖区交通和安全态势。随着风力减小,于2月8日正式解除辖区应急响应;并科学落实风后疏港措施,联合渔业部门联动做好渔船集中出港交通组织,加强锚地船舶起锚秩序管控,避免锚地船舶近距离集中起锚和频繁会遇。

此次寒潮大风影响期间,南通海事局共组织沿海应撤商船173艘、977人;并对沿海海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沿江对80米以下小型船舶实施临时交通管制;辖区应急力量处于随时待命状态,各级值班室每小时观测风力情况,及时处置应急突发情况。

下一步,南通海事局将认真对本次寒潮大风防抗工作进行评估总结,固化经验,查找不足,严格落实部“三十条硬措施”要求,不断改进提升工作水平,持续保障春运等重点时段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编辑:(南通海事局
信息来源:南通局
关闭
打印
南通海事局成功应对蛇年首次寒潮大风天气

来源:南通局    时间:2025-02-10 15:38

2月7日至9日,南通辖区迎来农历新年首个寒潮大风天气,沿江江面6级阵风7-8级、沿岸海区8级阵风9-10级,并伴随低温冰冻影响。南通海事局认真落实直属海事系统防范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工作部署视频会要求,铸牢“主角”意识,全力做好寒潮大风防抗工作。寒潮大风影响期间,南通海事局辖区未发生险情事故,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一是加强“事前”谋划,强化预警联动。南通海事局积极落实与气象部门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与气象部门应急预警联动,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做好寒潮大风天气防抗工作的通知》,明确“高风险水域、高风险船舶”两个重点,将大风天气信息及时传达至沿江沿海236家涉水单位。 

二是加强“风前”部署,强化现场管控。严格督促辖区港航单位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在大风来临前对辖区水域、陆域进行检查,对各水上施工区、小型船舶作业码头开展拉网式排查,督促船舶切实落实好防抗寒潮大风各项准备工作,要求辖区施工单位及早停止作业,小型船舶及早选择安全水域抛锚避风。

三是加强“风中”监管,强化应急准备。南通海事局于2月6日启动海区大风Ⅲ级、沿江大风Ⅳ级防御响应。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人员、装备、物资保障。提前收集港口拖轮等救助力量信息,遇有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最快速度开展前期应急处置工作。

四是加强“风后”疏导,强化秩序保障。南通海事局密切关注辖区气象海况变化,科学评估辖区交通和安全态势。随着风力减小,于2月8日正式解除辖区应急响应;并科学落实风后疏港措施,联合渔业部门联动做好渔船集中出港交通组织,加强锚地船舶起锚秩序管控,避免锚地船舶近距离集中起锚和频繁会遇。

此次寒潮大风影响期间,南通海事局共组织沿海应撤商船173艘、977人;并对沿海海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沿江对80米以下小型船舶实施临时交通管制;辖区应急力量处于随时待命状态,各级值班室每小时观测风力情况,及时处置应急突发情况。

下一步,南通海事局将认真对本次寒潮大风防抗工作进行评估总结,固化经验,查找不足,严格落实部“三十条硬措施”要求,不断改进提升工作水平,持续保障春运等重点时段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